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

时间:2024-07-31 13:51:39 | 文章来源:教育宝

孟津之誓是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为古代重要渡口)。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

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

 孟津一渡出自的典故是八百诸侯渡孟津伐纣 。

“孟津一渡”:洛阳市孟津县,在县城西北方向,有当时黄河重要渡口。这里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如今,这里最著名的就是黄河小浪底景区,是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

孟津一渡典故:

约前1056年周文王称王九年之后病亡,继位的是太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掌权之后,回以姜答太公为“师”,负责军事;以弟弟周公旦为主政,负责政务;以召公和毕公为左右助手,出谋划策,以期继续周文王的事业。武王还把都城从文王时的丰迁到了镐(今陕西西安),为进攻商朝作好准备。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为了检验和证实自己的实力,同时考验追随周人的各诸侯国的忠诚程度,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据说,参加阅兵的诸侯有800家之多,都认为“纣可伐矣”,可武王却说未可。武王的这一态度,说明观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立即讨伐纣王,而是要验证自己的力量。周武王发表了历史上着名的“孟津之誓”。因灭商条件尚未成熟,又退师而归。

【拓展】

古代官场行贿潜规则:五子登科=纹银五两;强仕=四十两(取《礼记》四十强而仕);大衍=五十两(取《周易》大衍之数五十);耳顺=六十两(取《论语》六十而耳顺);“百寿图一轴”=一百两,“双柏图一座”,即二百两;“秦关一座”,是一百二十两(“函谷关高一百二十丈”);“毛诗一部”=三百两,蕴意来自毛注《诗经》有三百零五首诗。“孟津一渡”,则是八百两,意八百诸侯渡孟津伐纣;“千佛名经”=一千两。

本文地址: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https://www.czzpw.net/a/115.html
  • 下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文章: 呐喊包括哪些作品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孟津一渡出自哪个典故》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