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描述的是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意思是自己只需走出门口几步,就可以遇到许多人,如果需要,就可以号召百万雄壮的士兵,任何敌人都无法抵挡。这句话很多时候都用来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你知道是什么吗?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描述的是:
戏曲。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描述的是戏曲能用少数人的表演演绎人数众多的战争场面。
这是对戏剧的艺术特征的描写。同时“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描述了较小的戏剧舞台可以演绎几千年曲折纵横的历史。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出处:
这是一副戏台对联:
上联: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下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这句话说的是戏剧舞台。戏剧在表演艺术上注重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小小戏台上展现大千世界。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1、先秦(萌芽期)。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如:傩戏、社火、秧歌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唐代中后时期(形成期)。
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3、宋代(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元代(成熟期)。
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5、明清(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
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向全国发展,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6、近代(革新期)。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内,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中国戏曲中率先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率先开始了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
7、现代(争辉期)。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
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之后,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越剧《西厢记》,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等。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
1、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2、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3、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是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地址: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描述的是https://www.czzpw.net/a/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