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

时间:2024-09-04 16:14:36 | 文章来源:教育宝

“风骨”最早见于汉魏时期的人物品评,“风”偏重于评价人的精神面貌,“骨”侧重于描述人的仪态形体。“建安风骨”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名士集中或直接,或间接通过作品表现出的时代风貌。

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着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包括哪几个方面?

1、建安文学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由于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极为注重作品的抒情特征,加之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更容易体现出慷慨激昂的思想情感。

2、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格调。

建安诗歌多是在乐府民歌或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较多地保留了乐府民歌叙事性强的现实主义特征,而不去一味追求华丽的艺术表现形式,故显得古朴厚重,有梗概之气,如曹操《蒿里行》、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蔡琰《悲愤诗》等均是如此。

3、建安文学具有健美有力的文笔。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所言“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就是说特定的思想内容、情感以及格调最适合用一种刚健有力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非绵软无力的文笔所能表达得出的。

建安风骨与建安文学的关系:

建安风骨是建安文人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间里创造出的新的文学审美范式,是建安文人整体所表现出的精神气度在文学中的呈现:是曹操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植的“勠力上国,流惠下民。”;陈琳的“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建安文学中,充满着建安文人坚定的理想与追求和根植在他们灵魂深处的精神诉求。他们奋起地去追逐理想,努力地想要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建安文人所普遍共有的精神气质就是他们都有着高昂的人生理想。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时代,战乱疾疫共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民不聊生,满目疮痍。不论是王侯将相或是黎民百姓,都会感受到死神近在咫尺的悲伤与悲凉。

建安文学的风格特点: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本文地址: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https://www.czzpw.net/a/351.html
  • 下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文章: 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