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亩是哪个朝代

时间:2024-09-30 14:09:40 | 文章来源:教育宝

“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合一,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一政策使得丁税总额不再增加,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然而,这一政策也有着弊端。

摊丁入亩是哪个朝代

清朝。雍正登基后,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施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

所谓的“摊丁入亩”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把丁税平摊到田地中,从此朝廷征税只看田地的多寡,本质就是变相地废除了丁税。而所谓的“丁税”指得就是古代的“人头税”。

要理解“摊丁入亩”首先就需要搞清楚古代的“人头税”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征收的?为何雍正的改革要对它下手?

在封建时代,农民是缴税的主力军,从汉朝开始,朝廷对农民的征税就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地税和人头税。

所谓的地税很容易理解,它根据一户家庭的土地收成来征收,历史课本上经常提到的“三十税一”“十五税一”指的就是地税。考虑到土地收成是农民财富的唯一来源,因此地税类似于现代的所得税。

而所谓的“丁税”是按照一户家庭中成年男子的数量来征收,与家庭的收入完全无关。比如汉代的“人头税”是每人每年缴纳一百二十钱,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总数多少只看家中男丁数量。

雍正改动税制的初心是为了降低老百姓的负担,同时给国家带来更多的收入。他之所以选择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因为丁税非常不公平,甚至还破坏了国家发展。

国家税收的本质是财富的转移,它应该和收入、家产挂钩,财富多的人理应承担更多的税收,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运转。

而古代的丁税明显违背了这个宗旨,因此逐渐成了社会的痼疾。

古代王朝的覆灭大多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土地兼并严重,之所以这些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丁税绝对是核心原因。

按理说,土地是农民的根基,只要有一分可能,他们都不会卖地。但是农民是看天吃饭的,遇到大灾之年,很容易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在收入近乎断绝的情况下,赋税就是压垮他们的关键。

地税是和收入挂钩的,所以遇到灾年,它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丁税每年都必须交,而且是朝廷强制征收的。很多农民交不起丁税,只能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后导致彻底破产,甚至冻饿而死。

早年间,雍正曾经被康熙委派到全国各地去巡察,对于民间疾苦有着深入了解。

废除丁税的想法早就根植于心,所以他继位称帝后,第一时间就开始着力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具体做法: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5]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

实施:

公元1723年九月二十二日,也就成为历史上关键的日子。这一天正式实施了摊丁入亩新政。

直隶率先实行,其他省份纷纷跟进。

公元1724年,直隶,福建实施。

公元1726年,云南,河南,陕西,浙江,甘肃实施。

公元1727年,江苏,安徽,江西实施。

公元1728年,湖南,广西实施。

……

摊丁入亩新政就这样面向全国推行和实施。

摊丁入亩的作用

1、一石二鸟之政策,即让百姓得到实惠,也为皇帝自身留下美名“摊丁入亩”的推行,有一部分是因皇帝想要以此减轻百姓负担而表明自己施行了仁政。几千年以来,古代统治者一直以孔孟之道来施政,以此来治理天下,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从而赢得民心,成为一代明君,自己在史书上也会留下光辉一笔。

2、减轻自耕农沉重负担,标准化税收数量,同时也充盈了国库“摊丁入亩”规定以土地的数量为依据从而明确交纳多少钱粮,从而平衡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赋役,大体上取消了地主阶级的特权,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所缩小了社会等级差距,从某方面来说大幅调动了社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例如农民积极种田,开垦荒地,进一步增加了全国的农田面积,生产力得到发展,随之国库充盈。

雍正后国库的储存量比康熙年间增加了好几倍,这保证了财政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工商业的发展,为之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3、有效防止徇私舞弊,利民也利国

“摊丁入亩”的政策进一步简化了基本赋税制度和税收征缴程序,顺应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摊丁入亩”将丁银完全纳入田赋中统一征收,方便了缴纳丁银的土地所有者不必亲自服役,从而不至于影响了生产活动,减轻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负担。与此同时,这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制止了官吏的贪污腐败、徇私舞弊,是有裨于国计民生的大计。

4、摊丁入亩不仅对钱有帮助,对人口数量掌控同样有用清初人口持续大量增加,不外乎还有大量黑户,人口数量难以掌握,造成按人口收税困难,因此“摊丁入亩”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麻烦。同时,“摊丁入亩”的政策实施对清代人口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清朝的人口在顺治年间才一千多万,而到乾隆年间已经超过三亿,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农业社会,人口就意味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与此同时,人口的增加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而疆域辽阔的清朝为了开垦无人的荒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因素不断相互促进,让清代国力越发强盛。

5、取消中国千年以来的人头税,对生产力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在农耕社会中,税收的基础主要是人口和土地。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人头税”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春秋战国时期,凡是强大的诸侯国纷纷改革,开始全面征收“人头税”。“人头税”是国家对于人身征收程序的一种税,主要针对一个家庭的人口,尤其是男丁加以征税。

“摊丁入亩”的政策取消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以来的人头税,在客观上鼓励了人口增殖,进一步松动、削弱了劳动者与封建国家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体现了土地财产重要性逐渐提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彻底将田赋和丁役合二为一,解放了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摊丁入亩出现的问题

1、不公平的土地分配

虽然摊丁入亩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但实际上,由于各地区土地资源的差异,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土地分配往往并不公平。一些贫瘠地区的居民可能分得较少的土地,而一些肥沃地区的居民则分得较多的土地,这无疑加大了贫富差距。

2、加重农民负担

摊丁入亩制度要求农民按照所分得的土地数量缴纳土地税,这使得农民的负担加重。尤其是在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地主和富商通过各种手段大量购买土地,导致农民所分得的土地越来越少,而税收却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3、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摊丁入亩制度的存在,农民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往往会选择种植那些低产、易种的作物,而不是高产、高效的作物。这样一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4、影响社会稳定

摊丁入亩制度导致的贫富差距和农民负担加重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农民起义等社会动荡现象,对国家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摊丁入亩的历史影响

首先一点评价就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贫民有利,对地主相对来是不利的。当然作为我国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当然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统治者的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可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并没有成功处理好关于分摊赋税的问题,反而还影响了各个阶层的自身利益。

另外,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个角度来评价,摊丁入亩政策还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它没有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甚至没有彻底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本质上来讲,它维护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反而使得封建统治更加牢固。事实上,关于“摊丁入亩”这一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全来源于千百万的劳动人民起身反抗赋役不均,而进行的一场激烈斗争的结果,虽然名义上仍然在实行,但实际上是不可能持久、认真地贯彻执行。

本文地址:摊丁入亩是哪个朝代https://www.czzpw.net/a/693.html
  • 下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文章: 稻草人主要人物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摊丁入亩是哪个朝代》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摊丁入亩是哪个朝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