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

时间:2024-11-06 15:02:01 | 文章来源:教育宝

不可兼得的意思是: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佳肴,我们都想要,但二者不可能都得到。正如古人的智慧所言,鱼肉与熊掌不能同时拥有,因为它们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意在提醒人们在面对取舍时应该如何抉择。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写的一篇论证性质的散文,采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全文如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内容理解

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2.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一节):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二节:先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再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批评见利忘义。

3.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6.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议论正题作好了铺垫。

7.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义)对比,昔与今比较等。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

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的启示

《鱼我所欲也》一文最后一句说“此之谓失其本心”,这是全文的微言大义之处。舍生取义不是要随时随地置个人于生死线边沿,而是要保护仁爱、美善、勇敢的“本心”不被世俗的功利所诱惑污染,当面临鱼与熊掌的选择时,才会本能地迸发出湛然的光彩——选择发自本心,取舍赴义慨然。

“本心”即不迷失于外物、不屈从于外力的本真纯朴美善之心。儒家并非要每个人在刀光剑影中选择人生的生死去留,而是要每个人坚持守自己的美善本真。美善的本真之心,在特别的环境下才表现为舍生取义,但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多的仗大义行美善之事。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谦让有礼、忠孝有义,都是“本心”的美好体现。

上学路上,有人有难需要帮助,帮别人则自己会迟到耽误自己的学习,但如果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帮助别人,那么你已经初步做到了舍弃自我的“鱼”而选择道义的“熊掌”。把小小的善心善行放大,就是国家民族的凛然大义,这个过程需要呵护、坚守自己天然含有善良的本真之心。

但现实中,有许多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在无情的竞争下丢弃了“熊掌”,为得到一条美味的“鱼”而不计手段,得到“鱼”后引以为傲。儒家首先强调修身齐家,而后才能谈治国平天下,任何大义的言论、行为,其实早已潜藏在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舍生取义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莽撞勇敢,而是意志品德成熟后的毅然决然、快乐无畏的选择,是一种道德力量带来的必然结果。

人之初,性本善,恻隐、关爱、共生共荣,这些道理浅显易懂,甚至是与生俱来。懂得美善的本真之心不难,难的是用一生去守护和坚持。日日老师讲,不如自己念念在心;念念在心,不如一时在行。

孟子简介

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没落为“士”,是孔子的第三传学生(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曾游说齐、鲁、宋、滕、梁等国诸侯。他曾在齐国做了几年卿,在梁国也很受优待。不过齐宣王、梁惠王都认为他的学说不合时宜,并未加以采纳。后来他见自己的主张行不通,于是退而授徒讲学。

孟子不仅是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人,而且还发展了这一学派,故后世把他当作儒家的嫡传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摘录

1.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 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4.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5.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6.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7.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9.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0.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本文地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https://www.czzpw.net/a/886.html
  • 下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文章: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